手繪杜威人像(BY Yihui Ho)
Why? 為何以杜威為師?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國實用主義學者。他以經驗論為基底,對教育、美學與生活等範疇,深入研究並具有獨特見解;更特別的,杜威兼具哲學家、社會行動者、教育家與美學家等多重身分,入世哲思務實真誠。
哲學可以成為生活發展與行動執行的指引;哲思1是生命開展與生活行動的領航。回顧哲學歷史、探尋實用哲思之際,杜威所主張的立基生活之經驗論、重視邏輯之思維術與探尋圓滿之美學觀,正是「人之『成』人」、探尋生活美學以及當下時代開展前行的明燈。
杜威(2003)認為哲學可以從不確定中找出困難,且在環境條件的不同考量中,形成表述、建立觀點、互動調適與臻至平衡。杜威哲學曾被哲學家讚譽為一個思考的契機,透過其所言所思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哲學本身,以及哲學影響社會的可能與方式(Campbell, 1995;杨柳新譯,2010)。
杜威於1934年發表《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被美國南伊大哲學教授亞歷山大(Thomas M. Alexander)認為是杜威最重要的哲思代表作(徐陶譯,2010);該書更是被藝術哲學家Beardsley讚譽為英語著作中最有價值的美學著作(Beardsley, 1975;Alexander, 1979);新實用主義美學的代表人物Shusterman(2002)也從美學角度指出:「無論對於美學的理解程度、細節探討、或熱情能量,在美國無人可與杜威的《藝術即經驗》一書相比。」
杜威對哲學的關注,並非象牙塔式的不食人間煙火,而是以廣大的社會為場域,且創發性地聯結了哲學與社會(Campbell, 1995)。因此,「美在日常」以杜威為師。一方面,試著從杜威的經驗論、美學觀哲思反身檢視自我生活經驗與美感體驗;另一方面,也試著從自身生活經驗與美感體驗出發,探究美學的真諦與可能的內涵,再回映觀照於平實生活。
美在日常,將會是一段「人、美學與生活」的探索之旅。筆者期許自我秉持杜威哲思,探尋日常生活之美,也將美融入日常生活。美與生活,藉由人與環境之「經驗」交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Who? 杜威的生平?
杜威於1859 年10月20日,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Vermont)伯靈頓市(Burlington),1952年6月1日,因肺炎於紐約與世長辭,享年九十二歲。
杜威的前三代祖先都是務農的洋基(Yankees)家族 ,帶有清教徒的虔信,勤勞、節儉、精明、不找藉口、不做作、而且重視獨立思考(Dykhuizen, 1973)。這些特質彷如家庭遺傳基因DNA,成為杜威內蘊特質的一部份。
杜威出生於美國文化重建、社會價值重整時期,見證了也參與了這一場大時代文化之演變歷程,難得的經驗更提供了杜威建立其學說體系的沃土養份。
杜威熱愛閱讀與書寫。書寫,是杜威最顯著的創作行為,文章論述,正是其最具影響力的創作產出。文學創作,可視為「藝術」其中的一個類別,就此觀點,杜威可說是一位高產值的「藝術」創作者;甚至到了後期,更是以「藝術」來統整其一生哲思體系,成就了經驗圓滿的美學觀。
杜威一生著作等身2。1965年南伊利諾大學杜威研究中心(Center for Dewey Studies at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由喬安波易斯頓(Jo Ann Boydston)擔任主編,將杜威畢身著作彙集編纂成《杜威全集》(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接著又有希克曼(A. Hickman)負責主編,於1996年由InteLex Coporation發行網路版的《杜威全集》電子資料庫(單文經,2012),使得杜威哲思更容易散播流傳。
特註說明:「學理之美」的內容主要參考文獻為「何奕慧(2020)。杜威美學之剖析與應用─以STEAM與美感教育為範圍。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本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wt688)。
如果想瞭解更多論述內容,請參閱上述論文。
- 哲學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可以UNESCO為例說明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早於2002年先實行、接續於2005年正式通過設立世界哲學日,以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為世界哲學日,UNESCO以具體作為強調哲學對於人類思想,群體文化和個人發展的持久價值,尤其是鼓勵年輕人應具有批判性和獨立思想,引領世人對於未來世界有更好的理解,並涵養寬容與促進和平。當時的UNESCO總幹事Audrey Azoulay(1972- )發表聲明:「哲學是一門鼓舞人心的學科,並且是可以改變社會的日常實踐。通過使我們能夠發現世界上知識流的多樣性,哲學可以激發文化間的對話。通過喚醒人們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思考和理性的對抗。哲學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寬容,更受尊重的社會。對於教科文組織來說,這也是釋放人類創造潛力和產生新思想的途徑。哲學為變革,可為持續發展與和平創造了智力條件。」(UNESCO,2019.11.10:Philosophy Day at UNESCO;UNESCO,2005:PROCLAMATION OF A WORLD PHILOSOPHY DAY)
↩︎ - 《杜威全集》共38冊,依時序分成:初期作品(early works,1882-1898)5冊、中期作品(middle works,1899-1924)15冊、晚期作品(later works,1925-1953)17冊、加上晚期補綴1冊。此外,也還另有信件3冊、講演稿1冊。 ↩︎
參考文獻~
Alexander, T. M. (1979). The Pepper-Croce Thesis And Dewey’s “Idealist” Aesthetics. In New Mexico Texas Philosophical Society, Southwes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979, Volume 4, pp.21-32. Cited from: file:///C:/Users/chunchih/Downloads/NMWT_1979_Alexander_ThePepper-CroceThesis.pdf
Beardsley, M.C. (1975). Aesthetics from Classical Greece to the Present: A Short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USA, NY: Macmillan.
Campbell, J. (1995). Understanding John Dewey Nature and Cooperative Intelligenc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Dewey, J. (2003).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 Volume 9: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ition). VA, USA: InteLex Corporation.
Dewey, J. (2005). Art as Experience. NY, USA: The Penguin Group.
Dykhuizen, G. (1973). The Life and Mind of John Dewey. IL, USA: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Shusterman, R. (2002). Pragmatism – Dewey. In Berys Gaut & Dominic McIver Lopes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NY, USA: Routledge.
UNESCO (2005). PROCLAMATION OF A WORLD PHILOSOPHY DAY. In UNESCO / UNESDOC / General Conference 33rd session, Paris 2005. Cited from: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40277_eng
UNESCO (2019.11.10). Philosophy Day at UNESCO. In UNESCO /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Cited from: http://www.unesco.org/new/en/social-and-human-sciences/themes/most-programme/humanities-and-philosophy/philosophy-day-at-unesco/
徐陶译(2010)。阅读杜威。(Reading Dewey,原著者:Hickman, L. A.,原出版年: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單文經(2012)。書評:杜威: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哲學家?。當代教育研究,第二十卷第二期,頁171-183。
杨柳新(译)(2010)。理解杜威 自然与协作的智慧。(Understanding John Dewey Nature and Cooperative Intelligence,原作者:Campbell, J.,原出版年:199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