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是什麼?

美,立基於經驗,成就於經驗、反饋於經驗,也圓滿於經驗。談「美」,就從理解「經驗」開始…

美,是一種感受、一種感覺、也是一種心態。

美,取決於我們是如何看待、如何對待周遭事物。

美,生成於我們與環境物的互動與協調,也回映到我們與環境的互動與協調。

美,立基於經驗,成就於經驗、反饋於經驗,也圓滿於經驗。

因此,談「美」就從理解「經驗」開始…

一、經驗基本原型(prototype)

只要我們活著,心理或思考作用就會不停止,同時也會伴隨或是生成各種生理活動。特別的是,我們的心理或思考作用絕非單一的、不變的機械反應,反而是具有可變動的、可調整的有機反應。

在生活裡,相同或類似的美感體驗可能得自於不同的事件或現象,例如歡愉的美感可能是起因於一幅美麗的畫作、一場開心的生日派對…等不同的事件或現象;但相同的事件或是現象卻可能會因為時空的差異而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美感體驗,例如面對美麗的畫作時的美感體驗會因欣賞對象或是欣賞時空的不同而不同。

「經驗」是無法單獨孤立存在的;如果想要理解「經驗」,就必須依據經驗自身的有機運作,以及經驗與環境整體的關係來加以考量。生活的經驗是我們探尋美感的根本。人、環境、適應,這三者彼此是緊密關聯的,而且是連續的在時空中相互開展推演。

對我們而言,經驗的主體是環境裡的人,人就是一種有機體。李常井(1985)曾以「有機體<–>環境」做為解釋杜威經驗論的基本模式。經驗是有機體為了生命、生活與生存而開展的連續性作為。杜威(2003a)也說「有生命處,必有行為與活動。而為了生命可以持續,活動必須是連續的,且能適應環境的」。

經驗生成於真實的生活之中。有趣的是,「經驗」是有機體和環境互動的動作(Dewey, 2003c),也是互動的產物(Dewey, 2005)。因此「經驗」一詞兼具有名詞(the experience)與動詞(experiencing)雙重性質;換句話說,「經驗」是結果、也是過程,同時也指涉了「構成經驗的所有因素」。

二、經驗與自然的關係

人,屬於「自然」的一部份,人的經驗開展,更是反身回應「自然」的作為。從經驗的原型來看,環境的刺激與自身的反應,相依相存;其發生的場域,就是周遭的環境,而其開展的過程,就是經驗的生成。前者是空間、後者是時間,兩者也都是「自然」的一部份。

因此杜威(2003b)認為「經驗是自然的、也是在自然之中的」。李常井(1989)直指「自然」就是經驗的母體。蓋格(Geiger, 1958)認為人生存在自然環境之中,「經驗」除了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也是一種「部份存有」與其他「部份存有」間的關係。對於「自然」而言,有機體、環境與互動,就是其自身的一部份,也是「自然」的組成要素。

人因光影而生成新的互動關係(臺灣新竹)
單純的光影變化,帶給人不同感受,也生成新的互動關係。(臺灣新竹)
單純的光影變化,帶給人不同感受(Museum on Echigo-Tsumari, MonET/ Akashi no Yu, Japan)
單純的光影變化,帶給人不同感受,也生成新的互動關係。(Museum on Echigo-Tsumari, MonET/ Akashi no Yu, Japan)

三、經驗內涵與時俱進

就杜威而言,「經驗」概念的建構,並非渾然天成,也非一蹴而就;「經驗」,正如同自身的「發展」特質一般,也是不斷地演進著。

1935年,當時已是七十六歲高齡的杜威(Dewey, 1935),卻仍然謙虛地自稱他思維歷程中的「經驗」還是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這種隨著生命演化不斷更新與充實自我哲思的知行動態開展歷程,就是杜威以身力行「經驗」的最佳「實例」。

「有機體<–>環境」是經驗的生成的基本原型,彼此交互作用的「關係詞」,杜威早期多使用「互動(interaction)」一詞,但1949年他在《知與所知》(Knowing and the Known[1])書中便使用了「協調(transaction)」一詞。

互動與協調,有什麼不同呢?簡言之,「協調」之意涵已超越「互動」的概念。杜威(2003c)認為「互動」乃是有機體對他者的單純作用,「協調」才是對於「行動者、行動、與被行動」之整體功能的注目,也是對「當下」的非斷裂的觀察與主動探究。這是一種試圖突破傳統哲學的自主行動模式與現代機械物理的互動模式,而改以整體關注的協調模式來解釋人類的行為(Dewey, 2003d;Hickman ed., 1998)的新思維。

如此一來,將會更周延也更全面地關照有體機的(生活)經驗。隨著「經驗」開展,「互動」暗示「個別」的存在,即默認「分離」的現象,而「協調」強調整體的分割只是為了「分析」之便,進而主張「全體勝於部份」。

事實上,所謂的全體與部份,在時空的流轉中,就是一組相對應的概念。「完整的經驗」只不過是「暫時」的定格狀態,必須不斷「與時空俱進」,才能適切掌握動態中生成的「經驗」。

經驗生成基本模式示意圖(筆者自繪)
經驗生成基本模式示意圖(筆者自繪)

上圖是筆者修改經驗論「有機體<–>環境」原型所發展的新圖示,僅以時間定格方式加以示意。

本修正圖的主要用意有二:一是將有機體的我們重新置回「環境與真實的生活」之中,為了避免截然劃分「有機體」與「環境」的困境,且以虛線模糊彼此的界線;二則是增加多方向雙箭頭的圖示,以突顯有機體與環境彼此作用的多元與複雜。

有機體與環境是互通互融的,無法清楚分割,而有機體所處環境更是沒有邊域的限制,有機體經驗的指涉有多大、多遠,環境的的力場就有多大、多遠。時間不斷流轉,促使單一經驗生成基本模式隨著時間流轉而不斷地推展,新經驗以舊經驗為依據不斷地生成演化;空間也不斷擴展,單一經驗生成基本模式同樣地也會因著作用力牽引向著無限的空間不停地生成延展。

藉由經驗的互動與協調,人處於一種暫時性的「成長」狀態。互動與協調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之作為,沒有絕對、沒有終結、也沒有客觀普遍的立場,因而世界的展現是多元且未完成的(Alexander,1987)。這,正是自然的環境、真實的生活、實際的世界!

沙石土地上長出的一團團植物 ─ 植物植物(有機體)與不同環境適應協調的,以成就生機。(Kazusa-Nakano, Japan)
沙石土地上長出的一團團植物 ─ 植物(有機體)與不同環境適應協調,以成就生機。(Kazusa-Nakano, Japan)
橋的木柱底長出的小菇 ─ 植物(有機體)與不同環境適應協調,以成就生機。(臺灣新竹)
橋的木柱底長出的小菇 ─ 植物(有機體)與不同環境適應協調,以成就生機。(臺灣新竹)
樹幹上長出的新嫰葉 ─ 植物(有機體)與不同環境適應協調的,以成就生機。(Chiba city, Japan)
樹幹上長出的新嫰葉 ─ 植物(有機體)與不同環境適應協調,以成就生機。(Chiba city, Japan)

特註說明:「學理之美」的內容主要參考文獻為「何奕慧(2020)。杜威美學之剖析與應用─以STEAM與美感教育為範圍。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本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wt688)。

如果想瞭解更多論述內容,請參閱上述論文。

參考文獻:

Alexander, T. M. (1987). John Dewey’s Theory of Art, Experience & Nature The Horizons of Feeling. NY, US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ewey, J. (1935). An Empirical Survey of Empiricism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ed.).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III. NY, USA: AMS Press.

Dewey, J. (2003a).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 Volume 12: 1920, Essays,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ition). VA, USA: InteLex Corporation. (eMW 12)

Dewey, J. (2003b). Experience and Nature.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1925-1953. Volume 1: 1925, Experience and Nature.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ition). VA, USA: InteLex Corporation. (eLW 1-1)

Dewey, J. (2003c).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Value: A Rejoinder.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1925-1953. Volume 14: 1939-1941, Essays.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ition). VA, USA: InteLex Corporation. (eLW 14-1)

Dewey, J. (2003d). Knowing and the Knownt. In Jo Ann Boydston (Series ed.). John Dewey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16. 1949-1952. IL, USA: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LW16)

Dewey, J. (2005). Art as Experience. NY, USA: The Penguin Group. (AE)

Geiger, G. R. (1958). John Dewey in Perspective. NY,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ckman, L. A. (1998). Introduction. In Larry A. Hickman (ed.) (1998). Reading Dewey: Interpretations for a Postmodern Generation. IN, USA: Indiana University.

李常井(1985)。杜威經驗概念剖析。中央研究院 三民主研究所 專題選刋(六十六)。臺北:中央研究院。

李常井(1989)。杜威的評價理論。中央研究院 三民主研究所叢刋(23)。臺北:中央研究院。


[1] 該書為杜威與與賓利(Arthur Fisher Bentley, 1870-1957)合著。

goenjoyart
goenjoyart
文章: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