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是「我們與環境之調適」的作為或是結果。為什麼我們需要對周遭環境進行調適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讓我們覺得「有需要改變或是調整」,這種「感覺」就是所謂的「問題」。
「問題」一詞,廣義來看,不必然是負面的事,反倒可以視為「我們需要反應或動作的狀態」,因此當「任何環境有變化或是沒變化」產生「改變調適的需求感」時,都可視為一種「問題」狀態。
換言之,「人與環境之互動與協調」的調適需求感,是來自於我們對於環境與生活各種大大小小「問題」的面對與解決。這是一種兼具實然(實際如此)與應然(應該如此)的「動作」,也是自身全然投入的嘗試與試驗。
「思維」對經驗生成的重要性
我們如何面對問題,以及如何開展調適作為,生成新的經驗?對此,杜威(2003b)認為「有生命處,必有行為與活動。……活動必須是連續的,且能適應環境的。」他(1935)進而從驗證式的實用科學與內省式的心理學來尋找解方。
從真實參與生活的角度,杜威(2003a)強調調適環境的「實用」取向。這種「實用的調適」特性讓「經驗」能以「實驗」的形式呈現,並且得以成為判斷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所以「經驗」是真正可以為人所應用,而非被人盲目遵從的法則(Dewey, 1984)。「經驗」是我們調適環境的重要試驗,「可預見的目的」是行動的指引,而解決問題是手段同時也是目的,使人得以身心安頓、狀態圓滿。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這種驗證式的實用科學反對的就是「知識的旁觀者理論(the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Kulp, 1992)。因為知識的旁觀者理論採用二元論,認為「知識」是外在於「人」的,兩者分立,「人」是被動得到「知識」的;所以對於「知識」而言,我們就是「局外人」、「旁觀者」。但是具有能動性的我們應該具有生成經驗的主動力,也有適應生活的自主力。
問題的產生直接引發適應環境的需求,這是我們的宿命。杜威以「有機體與環境」做為經驗生成的兩大要素,洞察有機體與環境之間具有「向內的承受與向外的動作」雙向來回循環歷程,並且採用整合關照的方式,視「經驗」為動態過程與靜態結果;行動者、被行動與行動歷程正是建構經驗必然存有。
「因需求而待解的問題」之解方,憑藉的就是「思維(think)」的運作,使「經驗」得以生成,連續性得以推進。當我們面對「問題」,「思維」正是回應環境與建構經驗重要的且必要的作為。而杜威所著《我們如何思維[1]》,正是生成一個經驗的開展指引與回應真實生活的實踐方法。
「思維」的內涵探討
解決問題,就是一種思維的表現歷程,也是經驗的外顯行為展現。對於「思維」的探討,有助於釐清「解決問題」的經驗歷程。杜威對此著墨甚深,於1910年、1933年先後出版與修訂《我們如何思維》,又於1938年出版《邏輯:探究理論》接力論述「思維」。
筆者綜觀三本書在不同時期所提出不同的步驟名稱說明,在以比較簡白的語詞來說,思維的五個步驟就是「發現問題」、「界定問題」、「形成假設」、「演繹假設」、「行動驗證」。廣義來看,思維就是一種探究,也是一種探究的探究。而這些步驟在很多不同的領域論述裡,也常會以類似順序、不同名稱來呈現,基本上的邏輯理念是相似的。
思維的過程雖有步驟可供依循,但是面對真實多變的環境,很難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準則可言。因此,杜威(1989)也針對思維行動之步驟,提出了三點提醒:
1、這五個思維邏輯步驟的順序不是固定的;
2、其中的某一個步驟是可以被延展的;
3、深慮的思維需依賴過去的經驗,且能以預知者、參與者來研究未來。
杜威思維邏輯步驟示意圖(筆者自繪)
因此,筆者擬以圓形排列示意圖(上圖)說明杜威所提倡的思維邏輯步驟。而所根據的理由與目的有二:首先,呼應杜威所提出的第一點提醒,這「反省思維」的五個步驟,並非全然線性呈現;所以採圓形排列,以五者彼此的「近距離」暗指這五步驟並不必然都以線性進行開展,而是可以採「捷徑(short cut)」方式躍進或來回進行。
再者,杜威所提倡的思維邏輯步驟,行動驗證與發現問題之間,雖然沒有明確箭頭指向,但卻意指一種彈性的因應。亦即行動驗證後的結論若是不圓滿,則表示「問題」尚未解決,需要重新界定問題,必然會帶動下一個循環的思維行動。再者,若行動驗證後的結論是圓滿的,思維行動即可「暫時」告一段落,而這已存有的經驗,將會匯入個人經驗流,構成下一輪思維循環行動的歷史資料庫,可供未來的參考與應用。
因此「思維」不是高貴的靜觀模式,而是一種平實的實踐模式。「思維」離不開我們所有「經驗」活動的運作,甚且「思維」幾乎與過往的所有「經驗群」相依相存,也與當下進行中的「經驗」同路偕行。
對於杜威來說,世界不是經驗的對象,而是經驗的環境(引自:中國社會科學網,2015.03.24 )。當「互動協調」之調適作用達成平衡之際,就是一種問題的解決、一種事實的理解(Geiger, 1958);也就是邁向了一個經驗的生成。
了解思維的運作,有助於釐清「經驗」的開展歷程;解決問題的思維歷程,就是經驗的一種外顯行為,同時這些歷程與成果,也將會反身投入於「歷史經驗」之中,供做後續經驗開展的參照。
特註說明:「學理之美」的內容主要參考文獻為「何奕慧(2020)。杜威美學之剖析與應用─以STEAM與美感教育為範圍。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本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wt688)。
如果想瞭解更多論述內容,請參閱上述論文。
補充說明:杜威探究「思維」的論述,最早出現於1903年「《邏輯理論研究》(Studies of Logical Theory)」,接著1910年首版《How We Think》(中譯為《思維術》或《我們如何思維》)一書,則是其論述「思維」之最重要著作,該書後於1933年,依據實務工作之回饋而重新編寫並再次出版。接續於1938年,進而以更多的實務經驗為本,出版《邏輯:探究理論》(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一書,做為《我們如何思維》之補充與擴充論述。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5.03.24 )。美學:在哲學與科學之間漂移。壹讀 中國社會科學網。網址:https://read01.com/PMa3dz.html
Dewey, J. (1935). An Empirical Survey of Empiricisms. In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ed.).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III. NY, USA: AMS Press.
Dewey, J. (1984). Ethics. In Jo Ann Boydston (Series ed.). John Dewey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7. 1932. IL, USA: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LW7)
Dewey, J. (1989). How We Think. In Jo Ann Boydston (Series ed.). John Dewey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8. 1933. IL, USA: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LW8)
Dewey, J. (2003a). The Need for a Recovery of Philosophy.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 Volume 10: 1916-1917, Essays.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ition). VA, USA: InteLex Corporation. (eMW 10)
Dewey, J. (2003b).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The Middle Works of John Dewey, 1899-1924. Volume 12: 1920, Essays,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Dewey, 1882-1953 (Electronic Edition). VA, USA: InteLex Corporation. (eMW 12)
Geiger, G. R. (1958). John Dewey in Perspective. NY,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lp, C. B. (1992). The End of Epistemology Dewey and His Current Allies on the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 CT, USA: Greenwood Press.
[1] 此為《思維術》一書的另一種翻譯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