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認為,藝術創作者不必然是深藏技藝的高手,藝術作品也不再是超然的詮釋對象。藝術的創作或藝術的作品,在意的是本土性意味,重視的是意義的創發,因此,後現代美學將會和人文社會的生活連結更加地強烈。
藝術與生活範圍的重疊性日漸擴大,不同屬性與不同類別的混搭、交疊、互用、錯位…的創作方式,日新月異。只要勇敢地表述出關聯的義涵,平凡人也可以是藝術的創作者。
後現代,為藝術帶來許多另類的新衝擊。後現代藝術,強調個體與群體,重視專業領域間的互動,也建立了一種新的聯結(Freedman,2003;陳瓊花譯,2017)。美學為文化與藝術所接納,並發展出「日常生活審美化」與「審美日常生活化」兩種不同的取向 (刘悦笛,2011a)。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加入藝術審美元素,另一方面也將看似高深的藝術在生活之中體現;至此,日常生活與藝術原本是在概念上的兩條平行線,藉由美學而得以相互靠攏,交織所謂的生活美學或美學生活。
在後現代多元思潮裡,從生活出發面向藝術與從藝術出發面向生活,並非對立的路徑,反倒是可以藉由彼此的互異,促成互補、更有利於連結。
真實生活中,追求美感與美學的新潮流已是現有事實;而當下的藝術創作,重視生活經驗與社會議題的新作為也是必然趨勢。
特註說明:「學理之美」的內容主要參考文獻為「何奕慧(2020)。杜威美學之剖析與應用─以STEAM與美感教育為範圍。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本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wt688)。
如果想瞭解更多論述內容,請參閱上述論文。
參考文獻~
陳瓊花等譯(2017)。教導視覺文化─課程、美學及藝術的社會生活。(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s, and thesocial life of art,原作者:Freedman, K.,原出版年:20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刘悦笛(2011)。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史——在亚洲艺术学会京都年会上的演讲。文艺争鸣,2011,第01X期,pp.4-12。收錄於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s, and thesocial life of art. NY, USA: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ited from: https://theav.weebly.com/uploads/8/4/7/3/8473020/2003_teachingvisualculture_kerryfreedma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