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先生要到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onton,簡稱UW)交流訪問,所以我們兩人於12月19日飛往西雅圖。
抵達西雅圖,是下午五點半,出機場時已過七點,天空早就一片漆黑。此時,對於新城市的樣貌毫無頭緒;但探索西雅圖的心,蠢蠢欲動、躍躍欲試。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我們便到住處頂樓,仗著住所高地勢之利,遠眺西雅圖市中心。只可惜天色朦朦朧朧,光線不是很好,視野自然也不夠寬廣,只能自我安慰,說是「今晨的西雅圖,別有一番滋味」。
即使天色不夠清朗,我們仍沿著40街,一路走到華盛頓大學。主要是想趁著下週的耶誕連假前,先到交流參訪的系所拿取學校證件,以利日後方便進出系所,進行研究交流工作。四十分鐘的步行,濃濃的霧氣、冷冷的空氣,一路相伴,為十二月更增添幾許寒意。
中午時,太陽好不容易稍稍露了臉,只可惜當天太陽太害羞,很快地又躲回圍繞身旁的厚厚雲層懷抱裡。還好的是,這時地面上的霧氣已散,所以可以清楚地認識校園環境,並探索校園附近學生活動的生活圈。
華盛頓大學的校園頗大,劃分出中央校區和東、西、南四區的校園,當日限於時間,我們只繞行了中央校區,以及中央校區外圍的學生生活圈。但這兒的商店家數多,商業服務也很多元,所以也只能先粗略概覽。回程時,我們換條新路,改沿著45街往住處走。
路上,經過超市,還順道採買了一些食材,好料理兩人的餐食。不料,從QFC超市出來,戶外又是濃霧瀰漫,加上太陽已經下山了,所以街景更加朦朧陰暗。
一整天的濃濃霧氣,加上低溫的寒冷空氣,我不禁脫口說出:「怎麼好像是在倫敦啊!」
語畢,我知道我說得太快,話說得不精準。覺得這樣說不妥的原因是:我從未到過倫敦、也沒體驗過倫敦的天氣啊!怎麼就直接把西雅圖比做倫敦了呢?
但,再思考一會兒,又覺得這樣的比喻其實好像也沒有絕對的錯誤。因為,我在說話的當下,心裡的倫敦已經不是地理位置上的倫敦「地名」,而是帶著指涉「陰冷多霧」意涵的一種「代名詞」。此「代名詞」倫敦並非彼「名詞」倫敦啊!
喻譬歸譬喻,真實仍是真實。喻譬,只是單純地做為概念的輔助描述,真實的情況是:沒有完全相同的「時」「空」!所以,似乎也就不必再為譬喻的適切性再多燒腦。
至少對我而言,倫敦仍是那個帶著個人天氣想像的遙遠城市,而西雅圖則是未來八個月的居家住所。
即使陰冷多霧,這兒還是屬於我的西雅圖;即使近八點才日出、下午四點多就日落,也還是屬於我的西雅圖。總之,無論這兒的天氣如何,城市樣貌如何…,在這兒的八個月,我都要好好的珍惜這兒的每一天西雅圖生活(to enjoy the life in Seattle)。
參考資料~
西雅圖~
維基百科。西雅圖。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9%9B%85%E5%9C%96
美國官方旅遊網站。西雅圖。http://www.gousa.tw/destination/seattle
百度百科。西雅圖。https://baike.baidu.hk/item/%E8%A5%BF%E9%9B%85%E5%9C%96/473684
Visit Seattle. https://visitseattle.org/
Wikipedia. Seatt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ttle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onton)~
University of Washionton. https://www.washington.edu/
Wikipedia. University of Washiont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Washington
QFC(Quality Food Centers)~
Wikipedia. QF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FC
QFC. https://www.qf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