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美學生成於經驗之中,藉由經驗而得以成就;藝術與美學,不只是經驗的具體成果,也是一種自我與環境的相互交融過程(李媛媛,2010)。然而可惜的是,回顧歷史,美學、藝術與生活、經驗的脫離,乃至斷裂的情況,仍難免會出現。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就是藝術創作或是藝術作品被隔離在日常之外,與人的生活脫節。
杜威(2005)從歷史發展的檢視中,發現戰爭、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等因素,正是造成藝術與生活斷裂的主要原因~
- 戰爭,帶來無比的災難與禍害,難以計數。戰爭之後,博物館則往往被迫納入戰爭掠奪而來的美好物品,美其名是在保存歷史文物,但不也是在宣揚國威嗎?不幸地,博物館變成了戰勝國以藝術品彰顯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場域。
- 資本主義,猶如載舟沉舟的水,一不小心,就會讓藝術變了質。資本主義促使藝術作品成為市場經濟中的「有價物」,每一次的轉手易主,市場價格往往就向上攀升一次。於是,又很不幸地,「價格」成了藝術作品的身份證,「品質」似乎因而避而不談、隱而不見了。後續,大眾也隨之起舞,隨庸附俗,崇尚此風,並藉以做為文化優勢的象徵,及經濟全球主義的保證。
情勢時態發展至此,有些孤獨的藝術創作者,因而只得透過自我表現,傳達唯美式的個人審美主義。也因此,藝術、美學經驗與生活的日常經驗漸行漸遠,美學、藝術的呈現缺乏生活經驗連結的養分,反倒更趨向於孤立,也使得藝術更加深奧,也更加難以理解。而這,就是所謂的「為藝術而藝術」(Dewey, 2005),藝術變成了孤立學門,外人不易窺知,更顯得高不可攀。
杜威深知藝術與生活經驗密不可分,努力地想從自然主義的角度,重新修復人與自然、藝術與生活的連續性,同時也努力地藉由《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的主張與論述,企圖恢復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連續性。
那麼,所謂的「恢復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連續性」指的又是什麼呢?依高建平(2013)的分析,可以分成以下三種向度:第一,藝術、美學經驗與日常生活經驗之間的連續性;第二,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之間的連續性;第三,唯美的藝術與實用的、技藝的藝術之間的連續性。
真正的藝術與美學必須根植於生活之中,是生活整合的標記,而且是被大眾群體所欣賞的,當藝術發揮極致,將有助於生成更高秩序與更廣整合的「經驗」(Dewey, 2005)。杜威極力建立「回到日常生活」的藝術與美學觀,並且經由恢復連續性,進而使人的生命與生活更富有活力、也更加豐厚。
特註說明:「學理之美」的內容主要參考文獻為「何奕慧(2020)。杜威美學之剖析與應用─以STEAM與美感教育為範圍。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本論文永久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7wt688)。
如果想瞭解更多論述內容,請參閱上述論文。
參考文獻:
李媛媛(2010)。杜威美学思想论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高建平(2013)。譯者前言。收錄於高建平译(2013重印)。艺术即经验(Art as Experience,原著者:Dewey, J.,原出版年:1980)。北京:商务印书馆。pp. i-xxi。
Dewey, J. (2005). Art as Experience. NY, USA: The Penguin Group.